![]() |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暑期研學課程 |
![]() |
---|
|
|||||
2022“未來發明家國際選拔賽”通知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和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弘揚科技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關注知識產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科學技術部、知識產權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審核批準中國發明協會和上海發明協會共同舉辦針對全國發明人的“中國(上海)國際發明創新展覽會”,自2017年起增設全國中小學生的創意作品評選區,并于2022年起提升為“未來發明家國際選拔賽”評選活動(以下簡稱“活動”)。 本活動旨在激發全國中小學生對科創、文創的濃厚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引導中小學生學以致用:活動以展示、交流、分享為手段,以全方位展示全球中小學科學素養為目的,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人才。
參展項目設置 “未來發明家國際選拔賽”是創新驅動型活動,旨在引導全體青少年學習并創造性地應用已有的知識儲備,以展示、交流、競技等方式進行;顒觾热萆婕翱苿、文創等各類智力活動成果。1、參賽人員范圍 本屆“未來發明家國際選拔賽”參賽人員范圍是:全球在校中小學生(包括小學、初中、高中含中職生)及教師。 2、大賽分類 本屆“未來發明家國際選拔賽”分為“創新成果賽”、“創意設計賽”和“創新思維挑戰賽”。 ![]() 項目要求 1、申報項目涉及科創、文創等各類智力活動成果 (可以文字、理論等參選)題材不限。 2、參賽項目盡量從近兩年完成,項目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3、凡有知識產權糾紛而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或執法、司法部門尚未做出結論的項目,不得推薦參賽。 參賽辦法 (一)展板展示。主辦方提供展板(1.2X0.9米),參展方按主辦方提供的申報表中模板填寫文字簡述(300字以內)、圖片4張及其他反映項目的資料,由主辦方統一制作布置。每個展板展示1項目。 (二)作品展示。展品外型長度不超過1米,高度不超過1米。 (三)展位展示:展會為每塊展板提供1個展位(面積為0.5*1平方米),如1個參展項目為展示需要也可申請多個展位。各參展者可根據需要申請展位數量。展會提供220V電源。若需要380V電源或其它服務,需事先申請且費用自理。 (四)參賽報名自2022年1月29日起至2022年3月25日止 (五)活動預案:如因不可控因素無法進行線下活動,本活動將改為線上形式參與,參賽者需按要求提供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視頻內容以講解和制作過程為主,視頻格式為wmv、avi、dat、asf、mpeg、mpg、rm、rmvb、ram、flv、mp4、3gp等常用格式,時長不超過3分鐘)。 ![]() 參賽項目的評獎 1、為鼓勵發明創新,促進發明成果轉化實施,在展會期間將聘請有關方面的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根據《評獎辦法》對申報參賽項目,評選出金、銀、銅獎,并分別頒發獎牌和證書。 2、獲得金獎項目的中小學生需進行現場答辯,專家遴選出特別優秀的作品,授予“未來發明家”榮譽稱號,并頒發獎杯及獎金獎勵。 3、“創新思維挑戰賽”分小學組、中學組,決賽一等獎授予“創新思維小達人” 榮譽稱號,并頒發證書及獎勵。 4、獲得“未來發明家”榮譽稱號學生的項目指導老師,授予 “優秀指導老師”稱號,并頒發獎杯及獎金獎勵。 5、“優秀組織單位”按參賽項目數量及獲獎情況進行評選,獲獎單位頒發獎杯。 ![]() ![]() 日程安排 1、4月13日下午由組委會組織人員集中賽場搭建; 2、4月14日至16日展評,在此期間將組織成果展示、項目路演推介會、項目孵化洽談、校長論壇、組織考察及“創新成果”和“創新創意”專家評審及頒獎等活動(具體流程活動前一周請關注上海發明協會官網)。 掃描下方二維碼填寫申請表 ![]() 2022年第四屆中國(上海)國際發明創新展覽會由中國發明協會、上海發明協會主辦,中國創造學會、上海創造協會協辦,得到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太平洋地區發展與教育創新委員會、香港發明創新總會、澳門創新發明協會、臺灣杰出發明家交流協會、大連發明協會等單位的支持。 展會將于2022年4月14日至16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辦,地址:上海浦東新區國展路1090號。展會設創新發明企業區、創新發明成果區、學生區、境外創新發明區。展會組織創新發明技術推介會、長三角中小學校長高峰論壇。經上屆主辦方與支持方商定,本屆展會舉辦中小學“未來發明家”國際選拔賽,采取現場答辯和現場挑戰,評選出“未來發明家”和優秀科技老師并予獎勵(具體通知另發)。為鼓勵創新發明,展會組織評獎活動,設金、銀、銅獎,并于16日召開頒獎大會。 展會旨在推進我國創新發明與國際間的交流和合作,開闊眼界,拓展思路,提升研發水平;展示推介各國自主發明創新成果,普及科學知識,營造創新發明的良好氛圍;推進科技成果與企業、市場、資金的結合,加快發明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與產業化;集聚各國發明人的科技創新智慧和能力,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擴展各國創新發明的影響力、創新成果集聚力、技術交易的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
|
|